【视频】“331工程” 【毛毛思考】毛主席亲自批准的-德森克
1950年毛泽东在北京(资料图)四曲《四渡赤水出奇兵》
回首风雨来时路野兽派花店,漫漫征程,说不完的艰难困苦,道不尽的严峻险阻。冰封的皑皑雪山、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峡谷急流、有乌江天险、有弯弯赤水、有大渡激流……加之蒋介石百万大军的围追堵截、粮食的严重短缺,每一条都足以让人恐惧、绝望。可长征中的人,却利用自己的两只脚千金填房,长驱直至两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他们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大雪山,攻占腊子口……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二万五千里血与汗的洗礼。所到之处,哪里没有浸透着红军战士的不散热血?哪里没有谱写着一曲动人的壮歌?长征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才是英雄好汉。他们排除万难,经历了九死一生的激烈战斗,战胜了任何人都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他们在一条布满荆棘和鲜血的道路上一步步艰难地走来,走向了光明和胜利墨瞳漫画。
(主持:马子跃、马念慈;合唱:四季青合唱团;指挥:吴自强)
为“纪念建党95周年和庆祝长征胜利80周年”由四季青人民用他们嘹亮的歌声和火一样的热情演绎的《长征组歌》,敬请欣赏。歌词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来水似银。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横断山,路难行。敌重兵,压黔境。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敌人弃甲丢烟枪,我军乘胜赶路程。调虎离山袭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1955年毛泽东主持的一次非同寻常的
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
1945年,美国人向日本的长崎、广岛先后扔下两颗原子弹,世界被震惊了。虽然被惩治的对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元凶之一,然而整座城市被毁,几十万市民遭殃,受害最大的依然是人民。科学家早已预言的原子弹毁灭人类的惨剧滑翔衣,终于发生了。最先拥有核武器的美国政府,得意忘形地挥舞着核大棒、肆无忌惮地进行威胁、恫吓,它曾狂妄地叫嚣要以核爆炸的音响效果作为其外交政策的语言。而当苏联人建立了自己的核武装之后,它又将核讹诈的矛头对准了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1950年11月底,美国总统杜鲁门在侵朝美军的“总攻势”惨败之后不久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扬言,一直在积极考虑在朝鲜使用原子弹,是否使用原子弹由战地的美军领导人决定……1953年1月,继任的艾森豪威尔在他的竞选演说中声称,美国必须用自己的核优势对中国、苏联进行大规模的核报复。当年美国国务院的一份绝密备忘录记载:艾森豪威尔曾提请参谋长联席会议讨论,用核武器结束旷日持久的朝鲜战争。卢驭龙1954年,美、英、法等国在华盛顿开会,计划对支持越南解放斗争的新中国作出“核反应”……面对战争狂人频繁的核威胁、恫吓,经历过急风暴雨的中国人民,镇定自若,坚强不屈。当然,也不是“视若无睹”。原子武器的强大的杀伤力,尤其是它的强大的威慑力量,早已受到新中国领导人的重视。1955年1月15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主持召开了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著名核物理学家钱三强及地质部副部长刘杰,到会就我国当时的核科学研究状况,铀矿资源以及核反应堆、原子弹原理等方面的问题作了专门汇报。在这次会议上川普哥,原子能事业被排上了新中国建设的时间表。1956年4月25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主席在题为《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我们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正如一位著名外国科学家所说:“要反对原子弹,必须自己有原子弹。”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一、毛主席亲自批准 “331工程”
毛主席与总参通信部长崔仑
1975年3月31日,在我国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以及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两弹一星工程)之后不久,中央军委召开第八次常委会,讨论通过了国家计委、国防科委、航天工业部、电子工业部、广播电视部、总参通信部等部门联合起草的《关于发展我国通信卫星问题的报告》并呈报毛主席批准。
随后,毛主席亲自批准了《关于发展我国通信卫星问题的报告》,我国卫星通信工程由此启动,并命名为“331工程”。
国务院、中央军委于1977年正式下达了“加速北京、昆明、新疆地面站建设的通知”(后来又增加了拉萨地面站)。由昆明军区、新疆军区及总参第一通信总站迅速抽调人员,组成临时筹建机构。
右起:张宏顺、方金荣、童卫平、魏长统等
负责总参北京卫星通信地面站(中央站)建设的总参第一通信总站抽调了精兵强将成了“311工程办公室”。由方金荣、张宏顺、赵文龙、童卫平、魏长统等同志着手进行总参卫星通信地面站的建设方案制定,选址、电测等项工作。
二.长达五年的艰苦奋战
1977年11月中旬开始选址、电测,1978年2月23日,总参通信部办公会议通过了选址定点方案。紧接着,马凤初、宋长兴等率领从全总站抽调的通信工程和技术骨干,组成总参卫星通信地面站筹建处的通天之师,风尘仆仆地开赴到北京门头沟一个叫西山沟的风水宝地,他们身住帐篷、风餐露宿,夏冒风雨,冬战严寒,开始了长达5年的艰苦奋战。
总参卫星通信地面站主机楼基建施工中
1978年8月开始,筹建处兵分两路,工程组由魏长统负责工程基建,技术组由马和国负责技术储备、参与驻厂设备研制和进站设备安装调试验收。技术组人员用三年的时间到南京通信工程学院、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学院、南京邮电学院培训进修进行技术储备。
总参卫星通信地面站直径13米国产天线吊装现场
1982年6月开始,技术组分组参与驻厂设备研制,一组赵文龙、盖继东、刘双会、丁延庆、马继红、王希庆、于振安、车文等人赴南京714厂和14所,另一组曹小龙、王萍、赵衡、单鹏、房路渊、刘昭等人赴贵州凯里4162和都匀4191三线工厂。
赴贵州三线工厂人员。左起:王萍、房路渊、单鹏、刘昭
全体同志到卫星通信设备生产科研第一线,虚心向广大工人师傅和科技人员学习请教,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技术数据,为下一步设备进站安装调试验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圆满完成了任务。1983年春节后,大家陆续回到北京参加设备进站安装调试验收工作。
1983年6月,在六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总参通信部部长崔伦(中)组织来自全军通信兵的人大代表视察正在建设中的总参北京卫星地面站
1983年11月29日,北京总参卫星通信地面站顺利完成了设备验收交付工作幽暗主宰。上图为总参卫星通信地面站设备安装调试验收现场。前排左四起:童卫平、龚国民、魏道田、魏长统、刘双会、汪田山;后排左四张宏顺。
1983年12月5日,时任总参谋长杨得志及总参通信部和总参一总站的领导到现场视察,杨得志总参谋长为总参卫星通信地面站的建成剪了彩。
总参卫星通信地面站设备验收交付现场,前排左一房路渊,左十二杨千里;二排左一王萍,左二王建华,左三汪田山;三排左一王生安,左二李玉峰,左三王建铭,左四刘晓明,左六王希庆,左十四刘双会;四排左一程宇,左二曹小龙,左六赵衡k7108,左七魏文武,左十薛东,左十四魏长统,左十七袁汝梅,左十八丁延庆,左十九刘昭;二排右二张宏顺;三排右二胡增福,右六于振安,右十周顺峰,右十一车文;四排右十五童卫平,右十八单鹏,右十九盖继东,右二十一马继红。
三.争分夺秒,攻坚克难,东方红二号通信卫星发射升空
1984年1月29日,还有3天就是大年三十了,总参卫星通信地面站的全体同志顾不上做过年的准备,全部进入战斗岗位。国防科委作试部、航天工业部、电子工业部、广播电视部、总参通信部、总参一总站的相关领导和参试人员也都进入主机房,组成现场指挥部。
当时,卫星站领导张宏顺、汪田山等进入指挥位置,高攻放设备值机的是盖继东、于振安、车文等;低噪声接收设备值机的是马继红、刘世东、张日新等;天线伺服跟踪设备值机的是刘双会、李玉峰、王生安等;广播电视传输设备值机的是丁延庆、王鲁宁、刘昭等;数字终端设备值机的是单鹏、袁汝梅、曹小龙、王萍、房路渊、王建铭、刘晓明等;通信卫星监测管理设备值机的是赵衡、王希庆、程宇、王辉、薛东等;载波和电话设备值机的是邓连生、周顺峰等;配电和二次电源设备值机是吴金波、申海奎等;后勤保障负责人是胡增福;现场总指挥是童卫平。
1984年1月29日20时24分,东方红二号通信卫星(0A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由于第三级火箭二次点火失败,致使卫星无法进入离地面三万六千公里同步定点所需的过度轨道良缘网,只能在一个近地点只有几百公里的低椭圆轨道上以每96分钟绕地球一圈的速度飞速旋转,经过我国可控范围的时间只有10分钟。
东方红二号通信卫星
此时,现场气氛立刻紧张起来。现场指挥部随即同西安测控中心联系,确认星上有效载荷遥测参数正常的情况后,决定利用卫星飞过北京地区的短短几分钟的时间里,进行通信分系统的传输试验。童卫平根据西安测控中心发来的卫星轨道参数和有效载荷数据,和大家一起研究绘制了天线跟踪轨迹图,确定了传输试验业务类型和地面发射功率的大小,并反复组织了演练。经过一个不眠之夜,第二天凌晨试验开始。
大家在现场反复演练。左起:刘昭、祝有军、薛东、赵衡、丁延庆、单鹏
1984年1月30日,卫星飞临北京上空第一圈,由于地面站天线伺服跟踪设备启动惯性,跟踪速度跟不上卫星的飞行速度,实验没有成功。大家总结经验,为了克服地面站天线伺服跟踪设备的启动惯性,必须让天线按照卫星预定轨道提前加速运转,并与卫星到达北京上空的时间点吻合。
当卫星第二圈飞临北京上空时,童卫平果断发出了开机的指令,地面站天线开始按照预定的跟踪轨迹高速旋转,广播电视信号立即送出,高攻放功率加到预定值,全体参试人员都屏住呼吸,主机房现场静的似乎掉一颗针都能听到。
突然,卫星监测管理设备值机赵衡高声报告:“发现卫星信标信号!”,童卫平立即发出指令,刘双会他们捕获卫星信标修正跟踪轨迹,盖继东他们加大发射功率,丁延庆他们调整电视传输信号……,瞬间,主机房广播电视接收监视器上出现了短暂的逐步稳定的中央电视台的电视信号,图像质量主观评价为4分。顿时,试验现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大家欢呼雀跃,王萍等同志甚至激动地流下的喜悦的眼泪。
总参通信部副部长杨千里(上图中间)亲临总参卫星通信地面站视察工作。
这次不寻常的非常规试验,为我国第一颗通信卫星的再次发射和试验成功,取得了宝贵的经验和试验数据。
四.终于迎来载入我国航天、通信发展史、我军通信发展史上里程碑的日子
1984年4月8日水肿是怎么回事,这是一个永远铭记在我国航天、通信发展史,以及我军通信发展史上里程碑的日子。经过认真的准备,4月8日19时20分,东方红二号通信卫星(0B星)发射成功。
1984年4月16日18时27分,东方红二号通信卫星准确定点于离地面三万六千公里的东经125°赤道上。
1984年4月17日19时30分,国家各部委,解放军各总部,国防科委,总参通信部和总参一总站的各级领导和专家齐聚总参卫星通信地面站,观看了我国第一颗通信卫星各项通信试验的传输实况。上图为总参通信部部长崔伦(站立前排左二)陪同,张爱萍(前右二,时任国防部长)、江泽民(前右一,时任电子工业部部长)、张震(前右二,时任副总参谋长)、钱学森(站立前排左三,时任国防部五院院长)亲临总参卫星通信地面站现场视察。
记得当时在试验声码话时,需要男女声音传输在不同速率时的误码率和通话质量的试验数据。由于条件限制,现场没有专业的播音员,指挥部决定从参试人员中挑选男女2人完成此项任务,最终王萍以原通信三团长话站受过专业训练被选中,王建铭以那标准浑厚的普通话发音被选中。他们临时抱佛脚,拿出南京通信工程学院卫星通信专业教材做试验文本照本宣科,取得了宝贵的试验数据。
1984年4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全体参试人员发出贺电,对我国第一颗通信卫星发射成功表示热烈祝贺,希望全体参试人员认真总结经验,戒躁戒躁,再接再厉,为加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防现代化做出更大贡献。当天10时,时任国防部长张爱萍在北京指挥所通过我国第一颗通信卫星与新疆自治区第一书记王恩茂通了电话。
1984年4月20日,张爱萍部长亲临总参卫星通信地面站视察,并欣然命笔为总参卫星通信地面站题词:“通天盖地”。这是对地面站全体官兵,也是对全军所有卫星通信官兵们为我国第一颗通信卫星发射试验成功所做贡献的最大的褒奖。
国防部长张爱萍为总参卫星通信地面站题词:“通天盖地”
1984年4月25日,我国第一颗通信卫星由国防科委西安测控中心正式移交总参卫星通信地面站监测管理和运行,并担负国防通信值班任务。
总参谋长杨得志、总政治部主任余秋里等到总参卫星通信地面站视察工作柯受良葬礼。上图左起:余秋里,何其宗,杨得志,童卫平。
1984年4月30日,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庆祝大会,总参卫星通信地面站的代表童卫平、盖继东、丁延庆、单鹏、赵衡等同志光荣地参加了大会。
国务院副总理李鹏到总参卫星通信地面站视察工作。左起:杨千里、田纪云、李鹏。
我国第一颗通信卫星发射试验成功以后,总参卫星通信地面站陆续承担了09核潜艇卫星通信试验任务,国庆35周年天安门广场大阅兵实况转播任务,解放军报社卫星传版任务,双星定位(北斗前期的方案论证)试验任务,以及公安部、航天工业部、广播电视部、中国通信广播卫星公司、华能集团等民用卫星通信任务郭苇昀。
国防科委作试部王建蒙到总参卫星通信地面站检查指导卫星通信试验工作。上图左起:王萍、杨成功、王建蒙、张和仁、赵衡
《人民日报》刊发总参卫星通信地面站第一代卫星通信女干部照片孟志超。左起:王鲁宁、吕亚琳、王萍、刘鹏、向军、饶民
1986年3月19日全医网,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了总参卫星通信地面站开通民用卫星通信电路的新闻。图中盖继东正在向用户介绍卫星通信设备的性能
时光荏苒,三十四年过去了,我军的卫星通信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飞速发展。不但有固定地面站,而且有了车载移动站,舰载终端,机载终端,便携式移动终端,小型手持终端等,通信手段也日新月异,通信范围覆盖了我军能够到达的所有地区。
此时此刻,那些曾经为我国第一颗通信卫星发射试验成功,以及为我军卫星通信事业发展做出贡献的“通天盖地”的老兵们,一定会感到由衷的欣慰和自豪。
一排左三张宁,左四王成俊,左五盖继东,左六张富友,左七李云生,右二秦至申,右五张奎杰,右六杨成功,右七陈远芬;二排左六李维奇毛豆炒肉,右一赵衡,右四温习年,右五袁涛,右七刘鸾宁;三排右三胡文,右六孟宏伟
谨以此文献给我军第一代卫星通信的老兵们!
常为新的岁月,
见证文艺的火光,我们在一起。
——请关注“德森克”(我们的公众号)
千万别私存,送给您最爱的朋友吧!
内容来源于德森克,图片来源于文人空间,德森克编辑,版权归原作者,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微信号:wxput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