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晓杰

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庞晓杰绝版人生——陈世美自传(长篇小说)-公众速览

庞晓杰绝版人生——陈世美自传(长篇小说)-公众速览

庞晓杰第六章 好朋友赵永生
赵永生长得很机灵,瘦长脸,尖下巴颏,眼睛老爱不停地转动。姑姑看见他就爱开玩笑说,小三是个机灵鬼,看他那双滴溜溜转的眼睛,谁也比不上他脑筋转得快。赵永生的确很机灵,他做数学题几乎想也不想就能做上来。每次考试他都是第一个交卷。但也爱玩,尤其爱掏鸟,更爱到田野里去逮野兔子。在野地里他比谁都跑得快。有一次,他楞是追上了一只野兔子,回家养了好多天,后来那只兔子绝食,死掉了。
我们俩的友谊是从他给我借书开始的。以前我经常去姑姑家,我们老早就认识,他爱叫我“小美、小美”,我一直叫他“三哥”。那时候俩人的关系还说不上特别亲切。赶到我来到尚地学校念书,俩人又在一个班,才渐渐觉得亲近起来。
永生哥是个特别热心的人。他知道我喜爱看小说,就对我说,等我给你找几本小说吧。一天中午,我们刚吃过饭,他兴冲冲地抱着几本书进来了。他把书摊到我面前,笑着说:“给。这些书是我给你借的。”我顺手拿起一本,看一下封面,是小说《红岩》。我又去看另外几本,有《林海雪原》,有《烈火金刚》。我当时就高兴得不得了。笑着问他:“这些书都是从哪里借的?”永生说:“我有个姨家哥哥,他在县新华书店工作。他们家有不少书,我就随手拿了几本来。”我开玩笑地说:“我要有你这样一个亲戚该多好,不愁没书看。”永生哥笑笑说:“不要紧。我家哥就是你哥,咱想看书找他没问题。”为了看书永生哥可帮了我大忙了。我如饥似渴地看小说。有抗日题材的,也有解放战争题材的,如杨沫的《青春之歌》、柳青的《创业史》、赵树理的《李有才板话》等等,后来我又有幸读到了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水浒》、《红楼梦》、《西游记》。以上这些书都是永生哥帮我借的。在那个年代里,如果没有特殊门路是看不到这些书的。
永生好像不太爱看小说,他喜欢鼓捣收音机、录音机之类的。他可以把收音机的零件拆了,然后再装上去。
我们六年级快毕业了,还没有上初中的音讯,我和永生都很着急。按照过去的升学规律,在尚地六年毕业就该考取我们二营片的“二营中学”。“二营中学”是专门招收所在区、片的初中学生。这里的初中学生毕业后可以再考高中,直接考入我们沙余县的“沙余中学”。现在,有传闻“二营中学”不再招初中学生,要升格办高中了。一天的中午,我们吃饭都很早。我和永生来到学校操场的水泥讲台上,我们面对面坐下来,谁也不说一句话。还是我先开口说话。我问:“永生哥,‘二营中学’真的不招生了吗?”永生摸着尖下巴颏,沉闷地说:“谁知道。”“那我们该想想办法啊!”我很着急地说道。永生看看我,又摸摸尖下巴颏:“让我想想……”我眼巴巴地看着永生在想办法,我也挖空心思地苦思冥想。永生眼珠子不停地转动,忽然,他把身子探向我:“你看这样行不,咱们到公社去找文教干部,看他知道不知道招生的事。”“公社文教干部你认识吗?”我问。永生说:“我姐姐认识。回头我问姐姐。”我忽然想起永生的爹是残退军人,就说:“你家大伯是残退军人,说什么也应该照顾上中学吧?”永生笑嘻嘻地说:“对啊。世美,你不是孤儿吗?他们更应该照顾。你爷爷是因公死的,你家按烈士待遇,肯定应该照顾的。”永生说的这些我可没有想到。我心里一喜,对呀,永生说的句句在理。我高兴得一下跃起,拉住永生的手:“走!永生,现在咱们就去找公社的文教干部。”永生说:“不急。我还没有和我姐姐说哩。”
第二天早晨,永生吃过饭早早过来找我。他说二姐已经和公社的文教干部打过招呼了,那个文教干部姓田,他在公社等我们过去。我们这天没有去上课,也没有和老师请假,就直接去了公社。公社所在地在二营村,离尚地村有十里地。我俩徒步走,不一会儿也就到了。
我们很快就找到了文教干部田同志的办公室,他果然在办公室等候我们。他的办公室很简陋,就一间屋子,一张床,一张办公桌。他让我们坐,我们就坐在那张床的床沿边上。还没有容我们这口,老田就笑嘻嘻地问我们:“你们是不是来打听初中招生的事?”我俩同时说:“是。”老田说:“到现在为止,我们还没有接到上面的通知,不知道今年的招生怎么搞,也不知道上级有什么指示精神。”我问:“听说‘二营中学’要改办高中,今年不再招收初中学生,是真的吗?”老田摇摇头,笑笑:“不知道。”永生说:“‘二营中学’不招收初中学生,那我们到哪里去读初中啊?”老田又摇了摇头,笑笑:“不知道。”我见老田这样沉稳,顿时觉得我们的升学前途是这样的渺茫,心里很生气,就对老田大声说道:“永生是残退军人的儿子,我是孤儿,难道我们连上学的地方也没有吗?”老田连忙站起身来,用右手按住我的肩膀:“小伙子甭激动。初中招生不是一个地方两个地方的事,它关系全县的招生问题。我估计最迟九月、十月会有音讯的。”我很着急:“那我们这段时间怎么办?眼看我们六年级就要毕业。”老田说:“着急也没有用。大家都着急。你以为我不着急吗?其实我比你们着急。因为每天都有老师和学生到我这里来打听初中招生的事。我希望赶快有个结果,我也好向老师、学生有个交待,你们说是不是?”我见老田也这样无奈,只好不住叹气。永生不住地转动自己的眼珠,向老田苦笑。
我们从老田办公室出来,俩人无果而返。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我下意识地用脚踢着石子,永生边走边揪路边农田里的玉米叶子,我们很少说话。我想我们这时候恐怕都在想上初中的事,我们俩谁也不开心。我这个人有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倔脾气。我气夯夯地对永生说:“如果到时候咱们还没有上学的地方,咱们就直接找县里边去,我不相信他们不给个答复。”永生有些泄气地说:“谁知道咱们能不能上哩。这几年大学都是经过下面推荐才可以上的。谁知道中学怎么改呢。”“那总不能让咱们辍学吧?”我说道。
回到家,永生的二姐看见我们回来了,就笑嘻嘻地问我们:“见着老田了吗?”我说:“见是见着了,可老田说上级还没有指示,他也不知道今年招生怎么搞。”二姐说:“那你们就等着吧,着急也没有用。”是啊,着急没用,等吧,看看暑假以后吧。也许到时候会有新政策出台。
眼看快放假了,学校突然来了两个不速之客,一个是县教育局来的一个干部,另一个是沙余中学的教育主任。他们俩到我们学校搞调研,想了解一下基层的教学、教改情况。他们组织部分老师和学生开座谈会,我和永生作为学生代表都参加了。座谈会上学校的李校长负责主持座谈会,他首先介绍了教育局的干部和沙余中学的教育主任。原来教育局的干部姓刘,叫刘旺,是教研室的主任,沙余中学的教育主任姓孙,叫孙德亮。他们俩相继发言。他们无非就是讲全国的教育形势,讲教育革命有多好等等,全是套话。他们刚讲完,我就迫不及待地发言。我说:“敬爱的县领导,敬爱的沙余中学的老师,我有一个问题想问一下:今年初中招生有方案吗?我们尚地村的六年级毕业生到哪里去念初中?请你们回答。”教育局刘旺和沙余中学的孙老师相视笑笑。刘旺指着我问李校长:“发言的这个学生叫什么名字?”李校长说:“他姓陈,叫陈世美。”“什么?”刘旺有点诧异,好像自己听错了,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叫陈世美。”李校长又重复了一遍。刘旺和孙德亮老师相对笑笑。刘旺说:“陈世美同学,你让我们回答你的问题,现在我们也马上回答不了。不过,我们能把你的问题带到县教育局去。据我所知,上级部门正在拟定方案。那么,你们尚地小学毕业生是到二营中学上学呢?还是到沙余中学上学呢?我想你们肯定会有上学的地方,这个请你和你的同学放心。我完全可以在这里表态,也算是给你们吃颗定心丸。怎么样,陈世美同学?”我和永生带头鼓掌,其他人也一起鼓掌。孙德亮老师说:“陈世美这个名字好。你知道吗?陈世美可是中了状元的。但愿你将来也成为栋梁之才,给你的学校增光,给村里增光。”
座谈会后永生问我:“你哪来那么大的勇气,直接向县领导提问题?”我攥住拳头说:“没办法,这也是逼出来的。你想,眼看我们就要放假,上初中的事还没有着落,我们能不急吗?”永生向我伸出大拇指:“世美弟弟你行!你真行!”
这次座谈会后,学校的李校长觉得我们俩表现出色,就把我和永生推荐到了尚地生产大队的广播室,我当广播编辑,永生当广播员。
我们还没有毕业就开始挣工分了。姑姑当然十分高兴,永生的娘也很高兴。大娘对我姑姑说:“世美将来肯定有出息。他这样爱看书,爱学习,做事、说话不畏缩,比我们永生还强。”姑姑说:“你家永生也很机灵哩。那小子脑瓜转得快,别人比不了他。”
我们俩的广播工作让我们形影不离。我白天到田头去一边参加劳动,一边采写好人好事和村子里的新闻,晚上就在大队部编写稿件。永生负责广播。他清脆洪亮的声音荡漾在村子的上空。我喜欢听他的广播,也琢磨一下自己写的稿子哪里写得好,哪里写的差。
尚地村的村书记姓高,叫高大元。高大元书记长得虎背熊腰,他不光身板粗壮,头也有点大,鼻子大,嘴也大,说话粗声粗气,对人说话总是命令式的。他是荣退军人。据说他参加过抗日战争,也参加过解放战争,还上过朝鲜战场。他会开坦克,还会朝鲜语,这些都是赵永生告诉我的。高大元的二闺女叫高玉凤,跟我们一个班。她模样一般,没有女孩子的秀气,脾气暴躁,我们男生跟她很少说话。
一天晚上,他来到我们广播室,坐在凳子上看永生广播。待永生广播完稿子,他粗声粗气地说道:“我给你们提点意见。”我和永生立刻感到紧张。我心里想,高书记对我们有什么意见啊?高大元说:“……你们这几天的广播我都听了,内容都很好,就是词语文绉绉的,你们能不能用咱老百姓的语言来说话?”我看了一眼高书记:“广播稿就是这样子的。老百姓的白话有的可以写,有的不能写。”“不对!老百姓就喜欢听老百姓的话。你把它写得文绉绉的,谁还爱听?从明天起,你们写的稿子我要看,我要把关!”高大元说完起身就走。我当时对高书记说的不太理解,我还觉得他对稿子不懂,他是外行。我那时候还有情绪。我想他要把关就让他把关,难道他的水平比我还高?
第二天晚饭后,高大元如期来到广播室。我把广播稿递给他。他一字一句地看着、读着,还用铅笔在稿子上涂涂改改,一会儿的功夫就把我写的稿子改好了。他把稿子递给我:“你再看看,还有哪里不妥?”
我把稿子统统看了一遍,他改得真是绝了,不仅语法符合规律,就连语气也很不一般。经他一改的稿子,不仅没有了文绉绉的书生气,还有种语言犀利的风格,而且接近百姓的口头语,也朗朗上口。我不禁脱口而出:“高书记,你改得太好了。你在部队是不是做过文秘工作?”高大元书记爽朗地一笑:“做过几天,后来我就开着坦克上战场了。”
在大队广播室当编辑的日子里,高大元对我有了较深的印象。他对别人夸过我,说我的广播稿写得好,有内容,有质量,还新鲜。
只可惜暑假开学后,我和赵永生都到沙余中学上学去了,离开了我最心爱的广播编辑的岗位。(待续)
敬请关注 公众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