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识几幅? 这些无价的国画-丁国华手绘墙纸
1、宋 王希孟《千里江山》
【作品赏析】该图作者以“咫尺有千里之趣”的表现手法和精密的笔法,描绘了祖国的锦绣河山。画面千山万壑争雄兢秀,江河交错,烟波浩淼,气势十分雄伟壮丽。山间巉岩飞泉,瓦房茅舍,苍松修竹,绿柳红花点缀其间。山与溪水、江湖之间,渔村野渡、水榭长桥,应有尽有,令人目不暇接。在运笔上,作者继承了传统青绿山水画法,更趋细腻严谨,点画晕染均能一丝不苟,人物虽小如豆,却形象动态鲜明逼真。万顷碧波,皆一笔一笔画出。渔舟游船,荡漾其间,使画面平添动感。在用色上,作者于单纯的青绿色中求变化,有的浑厚,有的轻盈,间以赭色为衬托,使画面层次分明卡里克二世,鲜艳如宝石之光,灿烂夺目。布局交替采用深远、高远、平远的构图法则,撷取不同视角以展现千里江山之胜。此图无作者款印。清初梁清标签题为王希孟作。
2、元 王蒙《葛稚川移居图》
【作者简介】王蒙(公元1308年—1385年),字叔明,一作叔铭,号香光居士,出身宦官世家。外祖父赵孟頫官至一品,为元代著名画家,画坛领袖,其父也为当时才俊。王蒙绘画方面起初受赵孟頫影响,后又刻苦钻研前朝诸位大家的画法,努力学习传统,广采博览,故其画纵逸多姿,又独创“渴笔解索皴法”,终跳出赵孟頫的规矩之外,自开门户,成为后世公认的“元四家”之一。他的山水画被后人奉为摹版,广为传摹,影响至今不绝。
【作品赏析】 此图描绘的是晋代著名道士葛洪,字稚川,携家移居罗浮山炼丹修道的故事。此图反映出王蒙等元代文人对理想隐居环境的向往,画法也与王蒙的其他作品多有区别:以山水为主体,崇山峻岭,飞瀑流泉,丹柯碧树,溪潭草桥,山中茅舍与行进的人物构成一幅深秀、谨严的山水人物画;人物虽小,但勾描工中带拙,形神兼备,山石纯用水墨或略加藤黄,仅树木、人物、屋宇处施以淡赭、花青和红色,墨色清淡干松,层次繁多,笔墨清丽而苍秀,是王蒙的变体画代表杰作,对全面研究其绘画风格极具价值。
3、宋 佚名《子母鸡图》
【作品赏析】 宋代是我国绘画史上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绘画作品以反映现实生活的题材为主,特别是作为绘画与实用美术相结合的宋人小品画更是这一时期社会现实生活的写照,《子母鸡图》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子母鸡图》画的是一只母鸡引领五只孵出不久的小鸡漫步啄食,鸡妈妈似乎有点紧张,我们都可以感觉得到它微颦的眉头,画家只用上眼帘稍稍遮住它眼睛的一部分,就很神奇地赋予了它母性的忧虑,与孩子们瞪圆的眼睛很不一样。小鸡们都还有些懵懂,在妈妈的周围,一个个缩头缩脑,不敢走远的模样。虽然画的是子母鸡,但读画人欣赏到的却是母亲的眼神与子女对母亲的依恋。是幅子母鸡淡笔勾勒,背景以浓墨填实,遂使主题突出,体物传神,表现奇特,为宋代翎毛画佳作之一
4、赵佶《瑞鹤图》
【作者简介】 赵佶(徽宗)神宗第十一子公元 1100 年即黄帝位。能书善画,山水、人物、花鸟、墨竹无所不精,尤其花鸟独造其妙。在书法史上也独树一帜。
【作品赏析】此图画庄严耸立的汴梁宣德门,门上方彩云缭绕,十八对神态各异的丹顶鹤翱翔盘旋在上空,另两对站立在殿脊的鸱吻之上,空中彷佛回荡着悦耳动听仙鹤齐呜的声音。画后有赵佶瘦金书叙述一段。此图为宋人邓椿《画继》中所记《宣和睿览》册中的一幅。《石渠宝笈重编》及《石渠随笔》著录。
现藏辽宁省博物馆的《瑞鹤图》,是宋徽宗赵佶之“御笔画”,构图和技法俱皆精到:构图中一改常规花鸟画传统方法,将飞鹤布满天空,一线屋檐既反衬出群鹤高翔,又赋予画面故事情节,在中国绘画史上是一次大胆尝试;绘画技法尤为精妙,图中群鹤姿态百变,无有同者,鹤身粉画墨写,睛以生漆点染,整个画面生机盎然。
卷后为徽宗瘦金书题记及诗,款“御制御画并书”,签押“天下一人”,观其书风,健笔开张,挺劲爽利,侧峰如兰竹横山菁儿,媚丽之气溢出字里行间。“瘦金体”的出现丰富了我国书法艺术的个性化风格,对后世亦颇有影响五级三阶制。
5、宋马远 《 松寿图 》
【作者简介】 马远,字遥父,号钦山,祖籍河中(今山西永济),生于钱塘(今浙江杭州)。 马远生长在一个绘画世家,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于南宋光宗、宁宗年间。擅画人物、山水、花鸟,始承家学,后师李唐而自出新意,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对南宋后院画有很大影响。
【作品赏析】马远的山水画在构图上多用对角形式,一半景物,一半留取空白,以表现广阔的空间,有“马一角”之称。
6、宋 马远 《华灯侍宴图》
【作品赏析】马远,字遥父,号钦山,祖籍河中(今山西永济),生于钱塘(今浙江杭州)。 马远生长在一个绘画世家,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于南宋光宗、宁宗年间。擅画人物、山水、花鸟,始承家学,后师李唐而自出新意,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对南宋后院画有很大影响。他的山水画在构图上多用对角形式,一半景物,一半留取空白,以表现广阔的空间,有“马一角”之称。
7、马远 《 踏歌图A 》
【作品赏析】“踏歌”是古代民间的一种祈祝习俗,人们一边唱歌,一边踏着节拍起舞,祈福迎祥,欢庆丰收。近景处,几个老翁酒酣归来,手舞足蹈,且歌且行,滑稽的举止惹得妇人幼童驻足回顾,四周禾苗葱郁,竹柳青青。远景处,山石陡峭突兀,如刀削斧砍一般,天边朝霞一抹,山谷里松柏茂密,楼阁隐现。此图虽以山水为主体,但其中的点景人物才是整幅作品主题精神的集中体现,再通过画上的题诗,不难了解作者是透过画面在向人们传达企盼丰年、平安的真切情感。《踏歌图》是马远大幅山水的代表作,也是“大斧劈皴法”的经典之作
8、郭熙《 早春图 》
【作者简介】郭熙(活动于十一世纪),河南温县人。字淳夫。神宗熙宁年间(1068年~1077年),为翰林图画院艺学,善画山水。著有《林泉高致》一书,是我国画史上讨论山水画的一部重要论著。画师法李成,既运用淡墨手法,又重视大气、明暗的空间表现,创造理想化意境。是北宋中期代表性杰出画家,与李成、范宽齐名。另有《幽谷图》、《窠石平远图》等传世。
【作品赏析】 这幅画的主要景物集中在中轴线上,以全景式高远、平远、深远相结合之构图,表现初春时北方高山大壑的雄伟气势。近景有大石和巨松,背后衔接中扭动的山石,隔著云雾,两座山峰在远景突起,居中矗立,下临深渊,深山中有宏伟的殿堂楼阁。左侧平坡逶迤,令人觉得既深且远。作者以粗阔扭曲的线条,描绘山石轮廓,再用干湿浓淡不同的墨色,层层皴擦出岩石表面的纹理,因为形状像卷曲的云块,所以称为 [卷云皴 ]。树木枝干虬曲,枝桠像伸指布掌的样子,称为 [蟹爪枝],是承袭自宋初李成一系的特色。是幅笔墨轻重适宜,技术娴熟,为北宋画屈指精品。画幅右侧画家自题:[早春。壬子(1072年)年郭熙画]顾名思义,在这幅画作是在描写瑞雪消融,云烟变幻,大地复苏,草木发枝,一片欣欣向荣的早春景象。
9、唐人《 宫乐图 》
【作品赏析】 本图描写後宫嫔妃十人,围坐於一张巨型的方桌四周,有的品茗,也有的在行酒令。中央四人,则负责吹乐助兴。所持用的乐器,自右而左,分别为筚篥、琵琶、古筝与笙。旁立的两名侍女中,还有一人轻敲牙板,为她们打着节拍。从每个人脸上陶醉的表情来推想,席间的乐声理应十分优美,因为连蜷卧在桌底下的小狗,都未被惊扰到!
时序相隔千余载,《宫乐图》的绢底也呈现了多处破损,然画面的色泽却依旧十分亮丽,诸如妇女脸上的胭脂,身上所着的猩红衫裙、帔子等,由于先施用胡粉打底,再赋予厚涂,因此,颜料剥落的情形并不严重;至今,连衣裳上花纹的细腻变化,犹清晰可辨,充份印证了唐代工笔重彩一格的高度成就!
10、韩滉 《五牛图》
【作品赏析】 画中的五头牛从左至右一字排开,各具状貌,姿态互异。一俯首吃草,一翘首前仰,一回首舐舌,一缓步前行,一在荆棵蹭痒。整幅画面除最后右侧有一小树外,别无其它衬景,因此每头牛可独立成章。画家通过他们各自不同的面貌、姿态,表现了它们不同的性情:活泼的、沉静的、爱喧闹的、胆怯乘僻的。在技巧语汇表现上,作者更是独具匠心,作者选择了粗壮有力,具有块面感的线条去表现牛的强健、有力、沉稳而行动迟缓。其线条排比装饰却又不落俗套,而是笔力千钧。比起曹霸、韩干画马、周昉、张萱画仕女,似乎在线条独立性展现方面有更多的追求。由于其线条茁壮如此故尔五牛姿态虽有平、奇之不同,但在深美趣味上是同样的厚重与生拙。
11、唐 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
【作者简介】张萱,生卒年不详,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唐代开元天宝间享有盛名的杰出画家。工画人物,擅绘贵族妇女、婴儿、鞍马,名冠当时,所画妇女,惯用朱色晕染耳根,为其特色;又善以点簇笔法构写亭台、树木、花鸟等宫苑景物。传世作品有《捣练图》、《虢国夫人游春图》。
【作品赏析】此图描绘的是天宝十一年,再现唐玄宗的宠妃杨玉环的三姊虢国夫人及其眷从盛装出游,“道路为(之)耻骇”的典型环境。画面描写了一个在行进中的行列,人马疏密有度,以少胜多。全画共九人骑马,前三骑与后三骑是侍从、侍女和保姆,中间并行二骑为秦国夫人与虢国夫人。其中四人(包括女孩)穿襦裙、披帛,另外五人都穿男式圆领袍衫。虢国夫人在画面中部的左侧,她身穿淡青色窄袖上襦,肩搭白色披帛,下着描有金花的红裙,裙下露出绣鞋上面的红色绚履。秦国夫人居右上首,正面向虢国夫人诉说什么。作品重人物内心刻划,通过劲细的线描和色调的敷设西川史子,浓艳而不失其秀雅,精工而不板滞。全画构图疏密有致,错落自然。人与马的动势舒缓从容,正应游春主题。画家不着背景,只以湿笔点出斑斑草色以突出人物,意境空潆清新。图中用线纤细,圆润秀劲,在劲力中透着妩媚。设色典雅富丽,具装饰意味,格调活泼明快。
12、明 叶澄《雁荡山图》
【作者简介】叶澄,字原静,号常山,原藉吴人,世居燕京(今北京),嘉靖年间(1522—1566年)画家。善画山水,师法戴进,徐沁《明画录》评“其神似处,几莫能辨”。作品所绘景观,自石门潭起,计有章毅楼、石佛岩、石梁洞、灵风洞、罗汉洞、净明寺、蓼花峰、响岩等。
【作品赏析】本幅自识:“雁荡山图。嘉靖丙戌燕山叶澄作。”后纸清·梁清标题记。这些景色描绘真实,各具奇姿,很典型地展现出东南第一山的奇秀特色和壮阔气势。作品画法与戴进有相似之处,但笔墨更见繁细,并呈现出对景写生、随景而运之迹,很像一幅实地写生稿,这在“浙派”后学中是比较少见的。
13、明 朱端《松院闲吟图》
【作者简介】朱端,字克正,号一樵,海盐人。生卒年不详。明代正德年间的宫廷画家,正德中直仁智殿,授指挥。
【作品赏析】朱端的山水画,一方面受当时流行宫内的南宋院体画风影响,近马远;另一方面,也有专学北宋郭熙的一路。《松院闲吟图》就是这类山水的代表作。整幅作品雄中透秀,工细之中见随意,反映了明代的时代风貌。朱端的山水作品在继承和发展传统方面有一定的建树,他使宋代院体绘画的风貌得以发扬光大,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他对后世的积极影响。
14、明朱端《烟江远眺图》
【作品赏析】此画描绘了高岭烟霭,远浦水村。左半边作高远景色,山峰巍峨高耸,气势雄奇。隔山坡地翠树葱葱,松柏苍劲,山势和树姿均具雄伟之姿。板桥、村落,远景是舟帆和水乡,精致开阔,幽美而疏秀。在画法上多学郭熙,那劲峭的山石,奇异的峰头金舒春,盘虬的树干,蟹爪的枝杈等等都来自郭熙笔意。画家将北宋郭熙山水的雄奇、繁复、精密等特点与南宋院体山水的简洁、空旷、疏朗等格局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了有别于宋代院体的明代院体画风。
15、明 张复阳《山水图》
【作者简介】张复阳(约1403—1490),字复阳,以字行,号南山,浙江平湖人,道士。
【作品赏析】山水仿吴镇,墨气苍劲淋漓,其所画草树人物各臻其妙。画家描绘江南水乡,透过大批密林杂树,隐现村落茅舍,田野农事以及农居生活,富有生活气息,远景云气弥漫,有很强的空间感。此画墨笔苍茫浑厚,破笔纵横挥洒,焦墨、淡墨层层积染,淋漓尽致,远近层次毕现。整幅作品开合、疏密、动静、虚实,皆得自然之妙,富有耐人寻味之意趣。
16、明 沈周《青园图》
【作者简介】沈周一生未仕,悠游林下,以诗书画自娱。他学识渊博,诗文书画均富盛名,家富收藏保罗名莎,曾藏有黄公望的《天池石壁图》、《富春山居图》等名迹。他交游甚广,威望颇高,文徵明、唐寅均从学门下。
【作品赏析】此图中,沈周运用各种笔墨精心描绘了青园的各种景色,画法工整,用笔圆厚,设色浓丽,山坡用甚密的披麻皴法以淡墨渲染;用线圆劲,墨色侬润,富有生活气息。整个青园图,画得优美自然,从诗情、画意乃至哲理都耐人寻味。
17、明 姚绶《秋江渔隐图》
【作者简介】姚绶(1423—1495),字公绶,号丹丘生,又号谷庵子,云东逸史。擅长画山水及其竹石小景。
【作品赏析】《秋山渔隐图》画面所描绘的是秋林远岫,湖中钓舟。整幅作品意境萧然而静穆,给人以沉静的美感。在表现技法和意趣上,画家继承了元吴镇的笔墨传统,风格粗放老辣,富于率达朴茂的情韵。在这幅作品中,画面苍凉萧疏,充满荒寒意境,虽有渔舟在天地间,但却带有一种悲苦、严峻和感伤的情调。画法多变,层次森然有序,显示了苍劲纷披的意态,远山近石,皴染结合,笔力沉稳,墨彩滋润。
18、钟钦礼《雪溪放舟图》
【作者简介】钟钦礼,生卒年不详,号会嵇山人,浙江上虞人。画山水纵笔粗豪,横刮外强,学戴进而有所变化。成化、弘治年间入直仁治殿,为内廷画师中顶尖高手。
【作品赏析】《雪溪放舟图》是钟钦礼的代表作,画中表现的是渔人雪后在寒溪上放舟的情景。画面萧寒清幽,远处山峰积雪皑皑,山的轮廓用重墨线勾勒,树枝劲虬弯曲,层次分明,深得雪骨水韵之妙。
19、明 沈周《雪际停舟图》
【作品赏析】艺术创作不能远离现实生活,对自然静物的描写更离不开对自然的仔细观察。沈周善于运用传统的笔墨技巧来描绘现实中的生活景物,故能随意挥洒,笔墨生动,意趣盎然。《雪际停舟图》是沈周山水画中赋色比较重的一幅,还用了青绿山水画的表现技法,是他水墨浅绛画的典范。
20、明 沈周《两江名胜图》
【作品赏析】沈周的山水画,有些描写的是高山大川,表现传统山水画的三远之景,在画法上,早年承受家学,兼师杜琼。后来博采众长,出入于宋元各家,主要继承董源、巨然以及元四家黄公望、王蒙、吴镇的水墨浅绛体系,又参以南宋李、刘、马、夏劲健的笔墨,融会贯通,刚柔并用,形成粗笔水墨的新风格,自成一家。《两江名胜图》表现的是江南水乡那种湿润清丽,明媚幽雅的风光。集中体现了沈周山水画风格。
21、明 沈周《京江送远图》
【作品赏析】此图画法反映了沈周晚年成熟的“粗沈”面貌。画面作平远式布局,近景柳堤河岸,众人揖手送别;中景辽阔江面,扁舟一叶,主人公船上拜揖告别;远景丛山相叠,连亘无际。一般的送别图,作为中心情节的送别场面描绘均较细致,环境也少地域特征错嫁残颜,而具更多象征含意,如柳堤属于典型的送行场合,重山阔水寓意路途遥远和任重道远,其构思、境界均呈鲜明的文人画特色。
22、明王谔《江阁远眺图》
【作品赏析】这幅画描绘的隔江远望的平远景象。松林石壁前临大江,江边有水榭楼阁,远处隔江对面,云雾弥漫之中,峰峦起伏,山城环抱,楼船停泊江岸。中间一片江波浩渺,水天空阔,横无涯际。近景的楼榭和远景的山城遥遥相对,画面气势开阔,意境幽美。湖中水波细密,前重后淡形成高远空阔,水天相接之势。对岸远山,晕染清淡,和近景中的浓墨重染形成对比,整幅作品用笔细劲,是学宋朝马远一派。
23、明 王谔《瑞雪凝冬图》
【作者简介】王谔,字廷直,奉化(今浙江奉化)人。生卒年不详。活动时期为成化、弘治年间。初画山水从师同乡萧风,后研习唐宋诸家。凡奇山怪石、孤木惊湍,尽摩其妙,孝宗喜马远之画,称王谔为“今之马远也”。一生主要学习马远的画法,就其画法当属浙派。
【作品赏析】《瑞雪凝冬图》墨笔画雪山行旅之景,所画松石瘦硬,气象寒冷。高山巨石以及山下的庭院和山上的寺庙都由硬笔画出,冷峭逼人。山下远水高阔,船帆点点,落墨不多衬托了整幅绘画的冷寒的意境。
24、明 陶成《松林策骞图》
【作者简介】陶成,字孟学,号云湖仙人,宝应(今江苏宝应)人。其生卒年不详,约在成化、弘治年间。宪宗成化七年举人,多才多艺,工诗文,擅长篆隶,尤其擅长人物、山水、花鸟。山水常用青绿,陶成为人不拘小节,有米元章、郭忠恕之风而浩荡技巧,为米、郭所不及,曾经仿制银器,超过原物。在他晚年的时候,曾经追求一位丽妓,陶成自织锦裙,金环以赠之,精类鬼工。
【作品赏析】《松林策骞图》是陶成山水画的代表作。
25、明 沈周《落花诗意图》
【作品赏析】此画用淡墨写出枝干,枝干穿插自然得体。树叶用墨浑厚,金钱的魔力主要内容沉重响亮。整幅作品,花、枝、叶之间结构严密而舒展。行笔凝重简练,实按虚起,虽为将残之花,但却风韵独存。古来文人多慕牡丹高洁华贵,形诸笔墨,任珈锐贵能“状物”与“得意”相兼,沈周此图足以为之。
26、明 沈周《东庄图册·北港》
【作品赏析】此画描绘其师吴宽家的庭园景色。吴宽官至礼部尚书,是沈周的老师和挚友,多有诗文唱和。东庄是吴宽的庄园,也是江南士大夫经常聚会、吟诗、品茗的地方。后人盛赞沈周的《东庄图册》,“观其出入宋元,如意自在,位置既奇绝,笔法复纵宕,虽李龙眠山庄图、鸿乙草堂图不多让也。”这里所选的一幅是“北港”,图中画一荷塘,波光如镜比利金,荷叶亭亭玉立,疏密有致,摇曳多姿,岸上树木点写自然,情态各具;坡岸皴染结合,浓重得宜。
27、明 沈周《灞桥风雪图》
【作品赏析】“灞桥风雪”为古代长安八景之一,古代诗人多有描写。沈周此作即为依据古人诗意而作。图中描绘了平静的灞河水从远处山涧缓缓流来。河流近岸一坡脚平台上,几棵细瘦的寒树索然而立,枝叶在寒冷的空气中瑟瑟抖动。巨峰夹江,沟壑纵深,山石叠起,远峰耸立似屏。山上冬树瑟缩,冬苔遍植。整个山石白雪皑皑,茫茫苍苍。天色灰冷,江水凝碧,萧瑟冷寂。这件作品笔法温和秀雅,笔墨俭省,构景平和大方,是沈周的一件粗笔佳作。
28、明 沈周《祝寿图》
【作品赏析】沈周此一《祝寿图》是专为八旬老母祝寿而作,图中描绘了祥云缭绕的苍山景色。层云之上,主峰突起,数峰环列。主峰山石层叠而起,突兀高耸,山上苔点繁密。整个山峰显示出一种苍老、稳健的气色,犹如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画家以娟秀之笔描绘,枝叶皴点皆繁密而有序,使整个画面体现出恭敬而稳健的特色,流露出吉祥美好的气氛。正如画面上方画家自题句云所云:“八秩身加健,三春月倍明。母仪兼父道雷吉·李,清世乐长生。绩橘黄金颗错爱丑丫头,蟠桃赤玉英。采花浸寿酒,催进紫鸾笙。”
29、明 戴进《南屏雅集图》
【作品赏析】戴进的山水画方面,取法两宋传统,尤有马、夏遗风,被称为明代“院体中第一手”,有工整与粗放的变化。戴进早中期的山水画,以细笔为主,其特点是从李唐、刘松年的画法中融合变化,工细严整。其后期的山水画则笔墨疏放,以粗笔写意为主。《南屏雅集图》是描写元末名士杨维桢春日携友携妓游西湖,在南屏山下莫景行山庄中宴饮酬唱时的情景,作于天顺四年,是戴进晚年的代表作我爱张宝利。
30、明 沈周 《空林积雨图》
【作品赏析】“久雨阴连结,晴天安在哉?”这件作品是画家在积雨郁闷之日所作。画中描绘一平坡后的雨中树林景色。画面构景简洁,坡石后的林中溪水,缓缓流淌。低屋掩映,云气弥漫,雨雾迷朦。画家以粗笔而写,墨色浑润,淡墨渲染,使画面显得湿气欲滴,阴雨连绵与画家郁闷难解的情绪跃然画上日内瓦宣言,与画家自题两首诗恰相对照。其一曰:“茅檐何日霁,溜响漫沉沉,气郁惟添睡,愁多亦怕吟。积润变鸣琴。安得东轩月,皓然当我襟。”
不只是贩卖手绘
○
我们研传美学
○
墙纸|装饰画|屏风|UV喷绘|刺绣|墙绘
订货热线:18851512462、18051586661
联系人:程经理
记得这是一个有内涵的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