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曲意萧瑟,取韵宜幽 古琴曲欣赏《梧叶舞秋风》弹奏:刘少椿-中国式生意
▲ 古琴弹奏:刘少椿
▲ 古琴弹奏:吴景略
刘少椿与吴景略「梧叶舞秋风」琴曲赏析
——庄秀珍
我们如果听刘少椿先生的「梧叶」,可以听到许多音都是慢一下、停一下再出现,这样就造成了一种「离」跟「断」的感觉极韵文化,那是刘先生所领略到的秋天的感觉——「离」与「断」,或者是叶子在空气中的形状。我们可以听到,每个句子最后那一、两个音一定是很奇特地停一下、离一下或是断了一下再继续,所以就变成一个句子最后那一、两个音都连着后面的句子,下一个句子的中间又随时都会出现离与断的情况。这种处理方式让我们听起来有它过瘾的地方:在听觉上可以感觉到叶子、树与空气之间的关系是立体的曾咏仪,不是从一个面向生出去,而是很多个地方、面向的一种立体感。我认为刘少椿先生处理这首曲子处理得相当好,跟吴景略先生很不一样香水湾1号。刘先生(1901—1971)比吴景略先生(1907—1987)大了六岁。我们现在先听听刘少椿先生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无方位的、无固定姿势的以及非单面而是立体的声音质感,科目一模拟考试2014还有如何表达梧桐叶在空间中从上到下飘舞的姿态。
吴景略先生并不是以离与断的手法来表达梧桐叶在空中动荡的姿势,而是以音量放大、以手指的力量造成一种摇荡。我们可以听到有风在推着那树的叶子摇荡。如果我们听吴先生的琴曲听得够多都匀一中,你会觉得很奇怪沈烈烈,吴先生很少在别的曲子中使用那么大的声浪,而且一下手的时候云虞之欢,那种美,美得很俊、美得很明显,句子完全是旋律性的,与刘先生的处理差别很大。吴先生一开始下手的时候很像王羲之的「兰亭序」,听一次是不够的。我们再听一回刘先生与吴先生的不同诠释,一个是离与断,一个是连续的动摇。
我们刚刚听到吴景略的那个动摇、那个「舞」的感觉是连续性的,而刘少椿先生的「舞」的感觉比较有一种秋天的衰杀降妖伏魔录,前面都是「断」的感觉,到了后半段才有「连」。吴先生的「风」很大,让你真的感觉有风这回事儿。两位琴家处理得如此不同,可是最后是一样的,没有停顿、没有离断,都是连续的,因为梧叶舞秋风舞到离开树而飘落下来的时候是不停的。我们平常对古琴的感觉都是古老、一种衰朽的氛围,你看吴景略弹得少壮得很、青春得要命,简直是生龙活虎!很多人的印象是不准确的,尤其在面对曲子的要求的时候,音与意要求相和,吴先生的「意」放在「梧叶舞秋风」的「舞」字以及「风」字上面,所以「舞」与「风」是弹出来了;而刘少椿先生是放在一个「秋」字上面,梧桐叶是疏疏的,而秋天的时候它更疏了,所以它曲子开始的时候就好像秋天里疏疏落落的梧桐,一起大风叶子离开了,慢慢地在最后那个「舞」才出现。
习弹刘少椿先生版本《梧叶舞秋风》一曲,发现刘先生手抄谱及《蕉庵琴谱》内此曲都与刘先生录音有不少出入,现以刘少椿先生录音为淮,稍加整理,写得此谱,供习者参考,亦请各位琴友雅正。
【梧叶舞秋风】
作曲时期:明代
传谱存见于:
琴学心声、澄鉴堂琴谱、蓼怀堂琴谱、琴谱千古、春草堂琴谱、兰田馆琴谱、琴香堂琴谱、自远堂琴谱、裛露轩琴谱、琴谱谐声、二香琴谱、行有恒堂录存琴谱、张鞠田琴谱、稚云琴谱、琴学入门、蕉庵琴谱、琴瑟合谱、以六正五之斋琴谱、天闻阁琴谱、琴学初津、鸣盛阁琴谱。
后记
春草堂琴谱:庄蝶庵所制新曲十馀操,惟此为最。音韵纯正,不杂繁声,初学按谱鼓音,易得其节,诚为入手之门径也。
琴谱谐声:此庄蝶庵原制。曲意萧疎巨星手记,苏琴山为之句读,幽韵益胜。吾琴隐复斟酌数点。今兼取其长,觉清妙蔑以加矣。
二香琴谱:庄蝶庵自製新谱十四曲战龙返秦,惟此曲盛传于世,亦惟此最佳,故集谱者多收之。时下或呼之为“秋风”或呼之谓“金风落叶”。节呼无不可,然杨西峰贤名录载“宋玉作西风落叶”,乃另是一曲,久已失传;琴谱正传有“秋风”一曲,亦判然各别。
蕉庵琴谱:秋风一操同业鸦片,旬古调也。段曦冲和恬淡,与白雪相仿佛。神明于古法之外,而亦不失乎作者之旨贾丽莉。因思古人作操,音与词章并美,今词章多有失传,但指法古今不异耳。
以六正五之斋琴谱:全抄琴谱谐声
琴学初津:是操节奏,平顺和缓,琴山先生云,梧叶与挟仙游,可为入手之梯阶,桐君先生云,庄蝶庵所制新曲十馀操,惟此最称简静,可为初学门径,有云用纵指弹,而得飞舞之气,可笑。千里识。
鸣盛阁琴谱:曲意萧瑟,取韵宜幽。俗论此曲需用纵指弹,要得舞态风声,可笑。
诗梦斋琴谱:此曲乃庄蝶庵原制古本,无吟猱,春草堂增之。今由孙晋斋先生得之。音韵更觉古淡。腐翁手抄癸丑夏日。